專訪.淨毒五郎

走訪各式裸裝商行,我們發覺店內的清潔用品區總有個熟悉的身影:小小的廚師帽搭配領結,淨毒五郎的 Logo似乎成為無包裝商店的標配。

「淨毒五郎完全不需要介紹,自然有一堆客人來買。」有位店主笑道

飄著綿綿細雨的下午,淨毒五郎無包裝計畫的負責人 Kimi 向我們娓娓道來,當初這位年輕的清潔用品界「廚神」找上更年輕的無包裝商店、展開合作壯遊的故事......


在能力所及的範圍,做對世界友善的選擇

「為什麼人們對用在臉上的成分很在意,對入口或接觸到肌膚的洗劑卻缺乏重視?」

淨毒五郎於2015年創立,並在2021年成為國內首間取得 B 型企業認證的清潔用品品牌。Kimi 說,創辦人當初因為地溝油、食安風暴等事件,開始思考取代石化清潔劑、生產植物性產品的可能。秉持著對人體與環境都友善的理念,淨毒五郎因此誕生了。

被問到品牌當初起心動念、開始無包裝計畫的原因為何?Kimi 表示,創辦人一直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,因為「零塑」的消費模式,一直是淨毒五郎的大目標。他們的策略是漸進式的,第一階段提高再生塑膠利用率,第二階段擴大裸賣可能。當銷售量足以支撐公司向上游廠商下訂再生塑膠,他們逐步將70%以上的塑膠品項更換為再生塑料,降低六到七成的碳排放。隨著淨毒五郎逐漸成熟,他們也於2019年12月以官方補充站作為起點,開啟無包裝補充站計畫。

「從源頭減量才是最重要的,因為再生塑膠仍有可能缺乏良好的回收。」Kimi 強調,由上游著手的影響力非常可觀,截至2021年底他們共售出將近六噸裸賣的清潔劑,省下818公斤的新塑膠。(細節請參考淨毒五郎永續報告書

/圖片來源:淨毒五郎官網


裸裝販賣的市場,仍有極大的成長空間

當被問到淨毒五郎是否有循環瓶回收的可能,Kimi 坦言,光是大桶裝販售就有許多困難要克服。

若要支持下游進行裸裝販賣,商業模式要足夠成熟。作為上游廠商,不是只有商品製成,還要考量來回貨運、容器訂做、容器清潔等回收成本。而循環瓶數量多、清潔成本更高,目前並不在淨毒五郎未來計畫內。獲利空間少且經營成本較高的產業環境也可以呼應:儘管國內綠色企業越來越多,卻少有像淨毒五郎、從上游自發性提供裸裝可能的同行。此外他也提到,總需求量不高是另一個市場成長受限的原因——國內目前無包裝商店的普及率以及裸裝購物的比例都不夠高。

「環保本來就是建立在許多不方便的事情上,我們想要設法讓它變得方便一些。」

如何在運送與回收過程中找到平衡點,是淨毒五郎曾經遇到的一大困難。說到這裡,Kimi 興奮地展示出貨會用到的不銹鋼大桶。為了取代紙箱、同時符合貨運公司規定,鋼桶的外圍多了可重複利用的加固帶;而為了確保循環用具有被歸還,他們積極聯絡、確保店家在兩週內把不銹鋼筒寄回來。

聊到店主們的回饋與配合,Kimi 笑著說:「感謝無包裝商店願意相信淨毒五郎,因為他們的努力,我們才有辦法做這些事情。」

/圖片來源:零浪費雜貨店Facebook


不用非常完善,光是「開始」就非常了不起

裸裝的可能,不是只能侷限在無包裝商店。

淨毒五郎於2021年,在原先基礎下推出「R-Clean計畫」,透過「桶裝再分裝」,試圖將裸賣模式深入公司、社區與學校。在同年,淨毒五郎也成功進駐桃園青埔的家樂福影響力概念店——這是無包裝補充站計畫上線兩年後,首次站上傳統量販店的舞台。「家樂福願意拋磚引玉,或許有天愛買與全聯就會願意做。」Kimi 表示,小企業串連的速度不快,產業龍頭的大企業才能快速發揮影響力。對於進駐量販店的成功,他也強調,這是一個互相影響的過程: to C (Customer) 和 to B (Business) 都很重要,才能形成堅固的網子。消費者、企業、與政府的關係環環相扣,大家要一起前進。

將視野拉回「零塑」目標,Kimi 建議消費者除了支持相關企業,也可以試著進行減塑生活,從簡單的小事情開始,當成一個挑戰、循序漸進地讓它生根發芽--這是習慣的養成,而習慣能成為自然。「我現在每次都會從公司扛四公斤的清潔劑回家。」他笑著說。

訪談的最後, Kimi 說道,一路走來、自己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,特別是品牌去年獲得 B 型企業認證後,他發覺目標相同的團隊磨合期大大地縮短,也很感動B社群不斷擴大、越來越多人願意走上環境友善的路。他鼓勵不論是想投入產業的新創公司、或是想要響應減塑的消費者,都不必把第一步想的太困難或太完善,最重要的是有沒有付出行動、踏出最困難也最簡單的第一步。


想要嘗試減塑生活嗎?看看我們設計的有趣挑戰吧!



Create your website for free! This website was made with Webnode. Create your own for free today! Get started